在上個月落幕的國際信息素養測評(WIA)市級測評中,劉禮銘同學一舉斬獲Scratch組別冠軍,進入前十榮耀總榜。與此同時,他還是湖北賽區Scratch組最高分得主,整個卷面幾乎沒有丟分,發揮出了理想水準。眾所周知,WIA試題的坡度設計意味著難題占有一定比例,能攻下它們,來源于劉同學在信息學科上的天賦,更離不開他從進入小學之初就表現出的努力。
WIA聯系到了劉同學,讓他給下一輪測評的同學一些暖心鼓勵,讓我們看看他怎么說吧!
Q1:首先恭喜你拿到最高分,查成績當天知道自己是湖北地區scratch組第一名,感受是怎樣的?
劉:得到賽區第一,我當天的第一感受是很興奮,也有一點點意外。冠軍是所有伙伴們的共同追求,大家實力都很強,所以在肯定自己的同時,我也希望以此為起點,爭取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好。
Q2:能在WIA測評中取得好成績,你覺得取決于什么?
劉:能考出好成績,我覺得首先取決于我平時的數學成績比較好,所以算法部分的發揮很穩定,把邏輯思維能力基礎打好,對信息學/編程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。第二個就是我學習時間比較長,自己也努力了。
WIA編輯:WIA是一套助力青少年穩步提升信息素養的測評體系。一定程度上,提升信息素養與提升理科基礎殊途同歸,而WIA強調并鼓勵建立跨學科思維能力,摒棄學科縱向深挖式教育,往多學科融合的趨勢發展。
Q3: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的信息學/編程?是出于自己的喜歡還是父母想為自己培養一項興趣特長?現在信息學在別的省市已成為趨勢,并且部分省市明確將其納入中高考,有沒有覺得自己“搭上了早班車”?
劉:啟蒙比較早,我是在五六歲的時候開始接觸信息學的,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喜歡。父母也告訴我,小時候學東西,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。
多學一點總是好的,當初接觸的時候并沒想過考試不考試,但未來如果要考,那我也算積累了應試基礎。
Q4:目前就讀哪所小學,平時的學科成績怎么樣?
劉:白鷺街小學就讀四年級,平時的學科成績大多時候都在前五。
Q5:大部分家長都是“雞娃”狀態去幫你們培訓語數外,父母支持你上編程/信息學素質類課程,是出于什么考慮?
劉:父母支持我上素質類課程,是出于我很喜歡。小時候我對編程就有興趣,所以我覺得他們更多地是在「滿足我的喜歡」。
Q6:從小就開始培養這方面的能力,和未來你想要做的職業有關嗎?因為現在科技創新人才挖掘也是主流。
劉:從小到現在,我對信息學的興趣沒有改變過。未來的職業,我還沒有想好。
Q7:你覺得你屬于天賦型選手么,畢竟學習信息學也需要潛能。
劉:我覺得我有一些天賦,無論學習哪一科目其實都需要一定的天賦,但努力也很重要。喜歡信息學的小伙伴們一定要努力去學。
Q8:想對參加WIA下一輪市級測評的同學們說些什么?
劉:我想對這些同學說,想要取得好成績,第一在校要學好數學,因為解題思維有共同點;第二要注意積累課外知識,平時就要把自己當成「百事通」;三要細心作答,把不該丟的分全部拿到。
WIA編輯:如劉同學所說,WIA考察學生知識掌握的全面性,包括編程能力、算法能力以及信息素養,其中素養部分就包含了校內信息技術、文化常識和生活常識,需要注意多學習多積累。
期待下一輪同學們取得理想成績!
聯系人:岳老師
手機:18971282922
郵箱:6734147@qq.com
地址: 湖北大學信息素養教育研究院